
Table of Content |
Stats |
Skills |
Skill Ascension |
Related Items |
Gallery |
Sounds |
Quotes |
Stories |
Stats
Lv | HP | Atk | Def | CritRate% | CritDMG% | Bonus Dendro% | Materials | Total Materials |
1 | 1039 | 24.39 | 60.85 | 5.0% | 50.0% | 0% | ||
20 | 2695 | 63.27 | 157.84 | 5.0% | 50.0% | 0% | ![]() ![]() ![]() ![]() ![]() | ![]() ![]() ![]() ![]() ![]() |
20+ | 3586 | 84.19 | 210.01 | 5.0% | 50.0% | 0% | ||
40 | 5366 | 125.97 | 314.24 | 5.0% | 50.0% | 0% | ![]() ![]() ![]() ![]() ![]() | ![]() ![]() ![]() ![]() ![]() ![]() ![]() |
40+ | 5999 | 140.83 | 351.31 | 5.0% | 50.0% | 7.2% | ||
50 | 6902 | 162.03 | 404.19 | 5.0% | 50.0% | 7.2% | ![]() ![]() ![]() ![]() ![]() | ![]() ![]() ![]() ![]() ![]() ![]() ![]() ![]() |
50+ | 7747 | 181.84 | 453.61 | 5.0% | 50.0% | 14.4% | ||
60 | 8659 | 203.25 | 507.04 | 5.0% | 50.0% | 14.4% | ![]() ![]() ![]() ![]() ![]() | ![]() ![]() ![]() ![]() ![]() ![]() ![]() ![]() ![]() |
60+ | 9292 | 218.11 | 544.11 | 5.0% | 50.0% | 14.4% | ||
70 | 10213 | 239.72 | 598.02 | 5.0% | 50.0% | 14.4% | ![]() ![]() ![]() ![]() ![]() | ![]() ![]() ![]() ![]() ![]() ![]() ![]() ![]() ![]() ![]() |
70+ | 10846 | 254.58 | 635.09 | 5.0% | 50.0% | 21.6% | ||
80 | 11777 | 276.44 | 689.61 | 5.0% | 50.0% | 21.6% | ![]() ![]() ![]() ![]() ![]() | ![]() ![]() ![]() ![]() ![]() ![]() ![]() ![]() ![]() ![]() ![]() |
80+ | 12410 | 291.3 | 726.67 | 5.0% | 50.0% | 28.8% | ||
90 | 13348 | 313.32 | 781.62 | 5.0% | 50.0% | 28.8% | ||
90+ | 13348 | 313.32 | 781.62 | 5.0% | 50.0% | 28.8% | ||
100 | 14297 | 383.82 | 837.17 | 5.0% | 50.0% | 28.8% |
Skills
Active Skils
![]() | 溯因反繹法 | ||||||||||||||||||||||||||||||||||||||||||||||||||||||||||||||||||||||||||||||||||||||||||||||||||||||||||||||||||||||||||||||||||||||||||||||||||||||||||||||||
進行至多五段的連續劍擊。 消耗一定體力,瞬間向前方揮出兩劍。 從空中下墜衝擊地面,攻擊下落路徑上的敵人,並在落地時造成範圍傷害。 | |||||||||||||||||||||||||||||||||||||||||||||||||||||||||||||||||||||||||||||||||||||||||||||||||||||||||||||||||||||||||||||||||||||||||||||||||||||||||||||||||
|
![]() | 共相·理式摹寫 | ||||||||||||||||||||||||||||||||||||||||||||||||||||||||||||||||||||||||||||||||||||||||||||||||||||||||||||||||||||||||||||||||
迅速突進,在突進結束時對身邊的敵人造成 長按時將以不同的方式施放。 進入瞄準狀態,以調整突進的方向。 施放時,艾爾海森將產生1枚琢光鏡;若此時未持有任何琢光鏡,則額外產生1枚。琢光鏡具有如下效果: ·持有琢光鏡時,艾爾海森的普通攻擊、重擊與下落攻擊將轉為無法被附魔覆蓋的 ·上述攻擊命中敵人時,琢光鏡將進行光幕攻擊,造成基於琢光鏡數量的 ·至多持有3枚琢光鏡; ·琢光鏡將隨著時間流逝逐枚消失,並將在艾爾海森退場時全部消失。 「真理本就存在於不確定性當中,即便再偉大的學者也不能免於錯謬。」 | |||||||||||||||||||||||||||||||||||||||||||||||||||||||||||||||||||||||||||||||||||||||||||||||||||||||||||||||||||||||||||||||||
|
![]() | 殊境·顯象縛結 | ||||||||||||||||||||||||||||||||||||||||||||||||||||||||||||||||||||||||||||||||||||||||||||||||||||||||||||||||||||||||||||||||
創造殊相縛境,造成多次 施放時,若持有琢光鏡,將消耗所有的琢光鏡,增加造成傷害的次數。 施放完成2秒後,若施放時消耗了0/1/2/3個琢光鏡,則將為艾爾海森產生3/2/1/0個琢光鏡。 「學者如果將追求智慧作為自己的目標,那麼他就必須與他所讀到的每一個字為敵,這樣才有可能免於偏見。」 | |||||||||||||||||||||||||||||||||||||||||||||||||||||||||||||||||||||||||||||||||||||||||||||||||||||||||||||||||||||||||||||||||
|
Passive Skills
![]() | 超定歸約律 |
合成武器突破素材時,有10%機率獲得兩倍產出。 |
![]() | 四因訂頑 |
艾爾海森的重擊或下落攻擊命中敵人時,將產生一枚琢光鏡。該效果每12秒至多觸發一次。 |
![]() | 謎林道破 |
艾爾海森的每點元素精通,都會使光幕傷害與 依此方式,至多使光幕傷害與殊境·顯象縛結造成的傷害提升100%。 |
Constellations
![]() | 直觀 |
光幕攻擊命中敵人時,將使 |
![]() | 辯章 |
艾爾海森產生琢光鏡時,每1枚產生的琢光鏡將使元素精通提升50點,持續8秒。該效果最多疊加4層,每層獨立計算持續時間。琢光鏡數量達到上限時依然能觸發該效果。 |
![]() | 遮詮 |
至多提升至15級。 |
![]() | 義貫 |
施放 ·每消耗1枚琢光鏡,使隊伍中附近的其他角色元素精通提升30點,持續15秒; ·每產生1枚琢光鏡,使艾爾海森獲得10% 上述效果在持續期間內重複施放殊境·顯象縛結時,將先移除原有的效果。 |
![]() | 智度 |
至多提升至15級。 |
![]() | 正理 |
艾爾海森獲得如下效果: · ·艾爾海森產生琢光鏡時,若琢光鏡數量已達到上限,艾爾海森的暴擊率提升10%,暴擊傷害提升70%,持續6秒。 該效果在持續期間重複觸發時,剩餘持續時間將增加6秒。 |
Skill Ascension
Gallery
360 Spin
Idle Animation #1
Idle Animation #2
Attack
Elemental Skill
Elemental Burst
Sounds
Title | EN | CN | JP | KR |
Party Switch | ||||
Party Switch when teammate is under 30% HP | ||||
Party Switch under 30% HP | ||||
Opening Chest | ||||
Normal Attack | ||||
Medium Attack | ||||
Heavy Attack | ||||
Taking Damage (Low) | ||||
Taking Damage (High) | ||||
Battle Skill #1 | ||||
Battle Skill #3 | ||||
Sprinting Starts | ||||
Jumping | ||||
Climbing | ||||
Heavy Breathing (Climbing) | ||||
Open World Gliding (Start) | ||||
Open World Idle | ||||
Fainting | ||||
Idle Performance |
Quotes
Audio Language:
Title | VoiceOver |
初次見面… | |
閒聊·工作 | |
閒聊·讀書 | |
閒聊·思考 | |
下雨的時候… | |
打雷的時候… | |
下雪的時候… | |
陽光很好… | |
在沙漠的時候… | |
早安… | |
午安… | |
晚上好… | |
晚安… | |
關於艾爾海森自己·事實 | |
關於艾爾海森自己·流言 |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關於我們·打招呼 | |
關於我們·互助 | * 好感等級達到6後開啟 |
關於「神之眼」… |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有什麼想要分享… | |
感興趣的見聞… | |
關於小吉祥草王… |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關於卡維·關懷… |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關於卡維·上當… |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關於提納里… |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關於多莉… |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關於賽諾… |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關於妮露… |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關於迪希雅… |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想要了解艾爾海森·其一 | |
想要了解艾爾海森·其二 | * 好感等級達到3後開啟 |
想要了解艾爾海森·其三 |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想要了解艾爾海森·其四 | * 好感等級達到5後開啟 |
想要了解艾爾海森·其五 | * 好感等級達到6後開啟 |
艾爾海森的愛好… | |
艾爾海森的煩惱… | |
喜歡的食物… | |
討厭的食物… | |
收到贈禮·其一 | |
收到贈禮·其二 | |
收到贈禮·其三 | |
生日… | |
突破的感受·起 | * 突破等級「1」階後開啟 |
突破的感受·承 | * 突破等級「2」階後開啟 |
突破的感受·轉 | * 突破等級「4」階後開啟 |
突破的感受·合 | * 突破等級「6」階後開啟 |
元素戰技·其一 | |
元素戰技·其二 | |
元素戰技·其三 | |
元素爆發·其一 | |
元素爆發·其二 | |
元素爆發·其三 | |
打開寶箱·其一 | |
打開寶箱·其二 | |
打開寶箱·其三 | |
生命值低·其一 | |
生命值低·其二 | |
生命值低·其三 | |
同伴生命值低·其一 | |
同伴生命值低·其二 | |
倒下·其一 | |
倒下·其二 | |
倒下·其三 | |
受重擊·其一 | |
受重擊·其二 | |
加入隊伍·其一 | |
加入隊伍·其二 | |
加入隊伍·其三 |
Stories
Title | Text |
角色詳細 | 一個有能力的人保持低調太久,總會被認為有什麼深藏不露的身分和目的。艾爾海森本人即是對這一切無趣觀點的有力反駁:他足夠優秀,但只是一個普通的教令院職員,在須彌擁有穩定工作和優質房產,過著輕鬆自在的生活。 有時候,人們根本無法在對應的辦公室內找到這位教令院現任書記官。他們頂多知道他叫艾爾海森,工作時間本該到場。事實卻是誰也不知道書記官去了哪裡,只能將資料和文件擺到他桌上。 艾爾海森對此非常滿意。他可能在家、可能在圖書館,反正,就是不在人們希望他在的地方。 必須讓別人無法判斷一個人什麼時間會做什麼,他才可能自由自在地做想做的事。 |
角色故事1 | 大部分普通教令院學生印象裡,「書記官」是個聽起來非常厲害的頭銜,事實卻並非如此,該職位能有一個響亮的名號純粹是拜院內取官名好面子之風所賜。 事實上,書記官既不跟隨所有重大會議,也不參與核心事務決策,只負責歸檔備份重要資料。然而,在紙質書及書面文件一度受到管控的須彌,書記官反而是整個教令院知道最多事情的職位之一,與大掌書定位較為相近——人們從不否認大掌書身為管理圖書之人最有機會接觸記錄了頂級智慧的書籍。 作為現任須彌教令院書記官,艾爾海森與他的職務完美契合:他不參加任何非必要會議,即使被通知到場也只記錄必要事項,其他內容記錄與否全憑心情。假如會議與他利益不相關或引不起他的興趣,他就懶得提出意見。平時遇到有人提出愚蠢的觀點,他會選擇性做出一些過於一針見血的評價。 艾爾海森的處事原則便是如此:需要我來判斷,意味著允許一切我所用於該判斷的手段和權利。用他自己的話說:幸好我是個懶得擁有太多野心的人。 學者都追求知識與真理,有人為名利、有人為理想,也有人是為了征服它、將它拋在腦後並享受過程帶來的優越感。艾爾海森不屬於上述任何一種,他做事求學全憑興趣。在他看來,許多學者都已在尋求之路上迷失了自我,誤將真理當成自我實現的工具乃至捷徑。 然而無論人尋求與否,真理總如光輝的天體一般高懸在那裡。它不是旅途的尾聲或賽程的終點,無論人存在與否,真理都不動搖。此外,人的征途絕不會在得到某一知識後輕易告結,即便人們認為自己能夠享受收穫之喜也早就做好為之犧牲一切的準備,求知欲仍會鞭笞他們。 對看不透真相的人來說,這條路永無止境。而清醒的人會說:真理誕生不是為了服務於誰,控制不了求知欲的人終有一日被知識毀滅,這正是學國的規則。當然,如果你想融入學國,大可以裝成這個樣子。 * 好感等級達到2後開啟 |
角色故事2 | 須彌人將參與拯救小吉祥草王的一眾人士稱作英雄。這些傳頌者中大部分人不知道事件全貌,僅僅聽說了一小段便將它視作美好故事掛在嘴邊。身為參與者之一,艾爾海森本人對英雄一詞沒有過多感想。他不覺得那是該被掛在嘴邊的事。 此外,教令院方面曾多次邀請艾爾海森出任大賢者,均遭到拒絕。但時局正亂,艾爾海森最終同意暫時擔任代理賢者。 拒絕成為賢者和大賢者已經很不可思議,人們更難相信一個已經出任代理賢者的人居然沒有順勢佔據這個位置,而是如期辭職,回去當他那個不怎麼重要的書記官。 要說有什麼收穫,第一是在經濟方面。艾爾海森雖然做回書記官職務,卻享受著賢者的津貼待遇,加上手裡有數個自主完成的優質研究課題,生活品質不成問題;第二則是在人際方面,經歷了這一戰,艾爾海森與其他計畫參與者能算是戰友,出門偶爾遇到彼此也會點點頭,當作打招呼。 同在教令院,小吉祥草王有時會請艾爾海森到淨善宮見面討論各項事宜。他在那裡碰到過不少人,大風紀官賽諾、傭兵迪希雅、祖拜爾劇場明星演員妮露…甚至有一次妮露問他:「艾爾海森先生是怎麼想出那麼厲害的計畫呢?我後來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幸好你我都沒有受什麼傷…」 說到這裡,妮露遲疑了一下。艾爾海森理解她的疑問,換作誰來都會驚訝他是如何從神明罐裝知識之類的陷阱中順利脫身,但在艾爾海森看來,他從沒有真正陷入危險,因為他根本就沒有使用那些東西。 要問艾爾海森是怎麼做到這一點,就得感謝書記官一職帶來的職務之便了。作為一個有幸看過虛空系統相關說明的學者,他確實研究了虛空頭戴組件和罐裝知識,知道如何改變虛空的顯示狀態,還想到反轉虛空終端自帶的投影屏障,使其出現在後腦部位抵擋可能出現的襲擊。 事實證明,計畫是一切的基礎,而前期研究是計畫的基礎。艾爾海森自然不會張揚他毫髮無傷的事,只是反問妮露:「據我所知,賽諾和迪希雅也好奇這個問題,但只有妳提起了。他們就那麼不好意思向我發問嗎?」 * 好感等級達到3後開啟 |
角色故事3 | 艾爾海森從不與人輕易探討個性或性格。他認為主流推崇的觀點有誤,假設一個人堅稱人的個性與能力及思想無關,他便無法界定被評判之人的任何事物。聰明者面對愚蠢者與另一聰明者的態度通常不同,愚昧者在成功與失敗時所想亦有不同。他人對艾爾海森的評價也恰好驗證了該理論——因其優秀的才能與自我的個性,人們往往不願離他太近,只是將他視為一個客觀優秀的人才。 這正是艾爾海森想要的定位。學者中不乏死腦筋的讀書人,而他不是。事實上,言辭時而尖銳也是艾爾海森思想的一部分體現。社會(或稱群體)往往以規則束縛個體,言語正是其枝枒之一,反向操縱詞句是對不合理規則的反擊,憑藉這點,人們就能遠離麻煩。 天才一詞早已在教令院氾濫,甚至奇才、鬼才…生活在須彌,才能本就是一種試煉。過於出類拔萃的能力未必該被視作完美的禮物,它會將人們潛在分離。普通人總在窺見自身無法想像的輝煌成就時脫口而出一些溢美之詞:天才、超人、與眾不同…只需要好好想一想,就能讀懂連說話者自己也沒察覺到的深意:天才本質是與常人不同的群體。 一個人能做到他人做不到的事,那他一定有特別的能力和身分。對優秀者的過分吹捧及想像,究其根源不過是種異化。與我不同者可成大器,這是庸俗之人常用的藉口。這種種愚昧規則對艾爾海森來說沒有意義,哪怕他懂得如何為人處世,也不願將精力分散到無謂之事上。 「規則」是邊界,亦是束縛。受約束者的數量不該是衡量規則優劣的唯一準則,由此,他得出了他的規則。它是他看待萬物、與世界抗衡的力量,是他一切思想的最終體現。為了維護獨屬於自己的規則,艾爾海森將依循自身意志行動,處理掉在他看來有害的事物。 唯有客觀者才能看到真實。認清個體各不相同,看到能力與心智的差距。答案就在眼前:來自他人的區分不過是點綴,將評價權交到他人手裡是對自身的否定。與眾不同不應是出自他人的一個標籤,天才們早該明白特別也是一種財富。 又或者,可以這樣說:當一個天才發自內心徹底明白他確實與眾不同,是徹頭徹尾的天才,他才真正意識到才能的價值。至於那些畏首畏尾,仍在被主流觀點麻痺的人,他們尚未完全找到自己。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角色故事4 | 想過上平靜舒適的生活,需要滿足幾個條件:人格與邏輯的一致性、適當的戰鬥能力、悠閒的工作,以及一間離辦公室近又極度宜居的房產。 上述幾點,艾爾海森早就達到。任何時候他都不會否認,他適合生活在學術能力與社會資源掛鉤的學者之國。 艾爾海森如今的住處位於教令院附近,是靠優質課題得來的學術資源之一。說到這間房子,不免要提及他學生時代曾參與過的課題。同屆學生若還記得艾爾海森,應該知道他不是喜歡參加集體活動的人。至於他唯一一次與他人合作研究,哪怕課題無比成功,結局也是大吵一架分道揚鑣。人們未必清楚艾爾海森是這個故事的主角之一,卻可能認識與他鬧翻拆夥的那個合作者:妙論派建築設計師卡維。 這起學術事件流傳並不廣,說到底,在教令院這種地方,兩位天才因性格觀念不合無法繼續維持合作可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不過即使合作關係破裂,雙方也不會否認彼此有著難得一見的聰明頭腦。至於當年被擱置的合作課題,後來也依照相關規定被歸入研究發起人名下資產。 散夥後,雙方都沒再對該課題付出什麼精力,但它前期是如此成功,為艾爾海森的學術能力背書,以至於後來教令院評估分配房產資源時也將這忘記被取消的課題列為參考,為他和他的這項課題分配了一間相當不錯的住宅。而課題的另一成員卡維,起初根本沒來找他商量過資源所屬問題,日後才得知,卡維已託辦事員轉告院方及艾爾海森:自己已有住處,用不到該資產。 久未聯絡,再見面時卡維已經破產。艾爾海森對這位從前的朋友評價是:擁有與能力不相稱的觀念和性格。他們對太多事物的觀點背道而馳,至今仍無法達成一致。 讓卡維暫住家中成了一個相當有趣的議題:已知一個人擁有某資產的部分份額又已自願放棄,從法律及社會角度來說,他來這裡借住理應繳納房租,但從學術角度來說,付租金一事或多或少是否認了他在研究中的所有努力,並不符合學術精神。 思考這件事很有趣,不過艾爾海森不關心答案。他收留破產的前課題合作者,理所當然地收取租金,還將一些日常瑣事拋給對方處理。他當然知道卡維會對此有怨言,那也沒什麼。在艾爾海森看來,與一個同樣沒什麼家人、互相知根知底又和自身截然相反的學者接觸,等同於看見鏡子的另一面。人的視覺從不是完美完整的,但透過另一個天才,就有可能達到。以此為切入點,他將觀察到世界的其他面,進而理解更多原本無法看透的事物。 * 好感等級達到5後開啟 |
角色故事5 | 學者之國須彌視學術及知識高於一切,換言之,能在須彌獲得教令院一定認可的學者往往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艾爾海森便是出生於這樣一個學者家庭,他父母很早就因意外逝世,他由妙論派出身的祖母撫養長大。 對於父母,艾爾海森印象不深,後來從祖母口中得知雙親都曾在教令院任職,父親在知論派擔任導師,母親則是因論派的知名學者。 艾爾海森的優秀頭腦來自於父母遺傳。他從小就非常聰明,七八歲時看起了同齡人不願意碰的深奧學術書刊。祖母察覺他資質過人,推薦他提早入學教令院,但艾爾海森只上了半天課就回家告訴祖母:這半天裡他在教令院接觸到的人都很無聊。比起聽那些人講一些毫無價值的課,他更喜歡獨自看書。祖母從他身上看到與他父母相似的才華與性格,同意他在家自學。 自學一詞在艾爾海森生涯中的體現是:閱讀、拆解、重組與懷疑。身為學者家庭的一員,他有幸接觸紙質書,有趣的是,比起從虛空中獲得資訊,他更喜歡閱讀祖母收藏的紙質書。 相較於虛空系統,紙質書不靈活、古板,甚至連內容也不能保證絕對正確。使用這樣的知識載體無異於同可能存在謬誤的資訊做鬥爭,大部分須彌人厭惡這樣,艾爾海森卻樂在其中。他從中得到學習、分析乃至糾正的能力,進而學會了懷疑。假如簡陋而原始的閱讀是一種麻煩,那它就是艾爾海森最為欣賞的麻煩。 祖母告訴艾爾海森:你與你父親一樣喜歡看書,我不確定你們這樣的人是否過於聰慧了。但特別從來都會成為財富,你必須記住。 認可知識,追逐知識,相信知識,也永遠不要忘了懷疑它。或許只有能做到這一點的人才能不被罐裝知識之類快捷載體輕易打動,也只有符合這一條件的人才會連被封存在智慧宮深處的虛空說明書都隨手拿來看。 如祖母所說,書裡存在無用的資訊,甚至大量存在,可聰慧的頭腦會為艾爾海森甄選,假如有一本書被他讀過還能留在記憶中,它就可能在某天成為他的助力。 祖母去世後,艾爾海森獨自處理她的後事,繼承了她留下的財產與家中那間小小的書庫。臨終前祖母真誠地祝福他:你是一個過分聰明的人,天才大都自我、特立獨行。你優秀,擁有高於常人的視野,那不是壞事,你務必謹慎,要比常人更清醒,明白所有虛榮的追逐都是塵埃,用最大的智慧去分辨選擇你的道路。 艾爾海森向教令院遞交的申請書很快就被批准,他以高分通過入學考試加入知論派。院方告訴艾爾海森,他祖母生前還為他申請過其他院課程的旁聽資格,有空時可以四處聽聽課。艾爾海森遵循祖母的教導,始終保持極度自我、低調與清醒。 數年過去,艾爾海森搬入新家。他將書庫中的紙質書盡數帶了過去。整理時,他又一次翻到幾本早就看過的書,扉頁寫著祝語的人文書刊大都是母親的收藏,夾著資料、頁邊寫滿批註的基本來自父親。另外還有一本翡翠封皮的精裝厚書,扉頁留有祖母的筆跡:願我的孩子艾爾海森過上平靜的生活。 * 好感等級達到6後開啟 |
行動者腰包 | 結實耐用的青綠色布面腰包。 或許是因為這個腰包跟艾爾海森服裝顏色太過接近,人們往往察覺不到那並不是一條寬腰帶。 包包裡東西不多,有以下幾件隨身物品:鑰匙、最近在看的書,以及一台與耳機成套的隨身聽。 這臺隨身聽是他剛當上書記官時親手製作的,透過同色耳機線與成套耳機連接。它有時被用來播放音樂,有時僅作為降噪隔音。 * 好感等級達到4後開啟 |
神之眼 | 「語言的價值不可僅僅留存在字面。藉由語言的一致性,人們統御思維。語言即是底線、規則、武器與暴力。透過令語言與眾不同,我們終於能夠另闢蹊徑抵達思想上的相對完全。 而統御思想固然對一部分人來說沒有意義,卻對絕大部分人意義非凡。個體追求的差異決定了我們掌握不同語言並使用不同媒介。人在諸多時刻受語言控制。」 艾爾海森將印著這些話的紙張翻過去。書看到結尾了,再翻就是封底。他察覺到書本下壓著一件發光的精巧裝飾。 他自然知道這是什麼——證明力量的「神之眼」。但對他來說未必能有那麼崇高的意義。 神蹟降臨在信仰者身上更顯崇高,至於對他,不過是件有點用處的輔助品而已。 得到神之眼那一刻,艾爾海森正在外出做研究的路上。 他不打算花太多時間打量他的神之眼。既然是屬於他的東西,什麼時候查看都一樣。 就像已學會的知識一樣,到手的東西跑不了。 * 好感等級達到6後開啟 |
1,902 responses to “艾爾海森”
PEAK CHARACTER
ES HOY ES HOYY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