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境蠻族的考察

關於北境蠻族的考察
關於北境蠻族的考察Name關於北境蠻族的考察
Type (Ingame)任務道具
FamilyNon-Codex Series, Non-Codex Lore Item
RarityRaritystr
Description關於北境蠻族的考察

Item Story

一直以來對於北境的蠻族都存在種種誤解,這些誤解不利於征服與撫綏,也不利於帝國的長遠福祉。

出於這一原因,我,西爾提烏斯,第六「樂詩」軍團副官,依循大調律師優恩尼婭眾所周知的仁慈與授命,忠實地記錄下我所知曉的一切,以便後世的繼業者們能夠更為順遂地完成扶綏北境的使命。

【社會】

不同酋邦間的社會形態差異極大。絕大多數酋邦依然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由各氏族長組成的議事會執掌最高權力。然而,一些酋邦早已不能被稱作「部落」。儘管很多人不願承認這一點,但我們必須正視他們早已脫離了原始蠻荒的事實。

例如,在利奧奈錫斯被第五軍團夷平前,其人口超過(…),作為北境諸多酋邦的貿易中樞,它的繁榮程度足以與(…)相媲美。該地區的統治者亦不自稱「酋長」,而是僭稱「聖王」,認為他們統治的權力來自一柄由「百泉之母」授予的古老寶劍。當然,任何有理性的公民都清楚,一個古怪的女人躺在水裡分發寶劍並不能構成權力的基礎。權力的基礎來自音律的和諧,而不是什麼莫名其妙的水中儀式。

再例如,(…)由一群占星師組成的議事會統治,他們採取(…)的方式,揀選那些天生擁有元素親和力的幼童,將他們培養為(…),而這些「人」在戰場上幾乎能與我們的軍團正面抗衡。
(馬盧斯·塞爾維烏斯注:此處提及的城邦已被大調律師波愛修斯征服並夷平,其名亦被除憶。)

此前,對那些依然處於原始狀態的部落,只需解決各氏族的長老,便可以完成對他們的征服。幾十年前,大調律師奧裡略斯對北境的遠征便是如此順利完成的:甚至無需動用武力,只要派遣軍團的士兵宣告征服的消息,便能將那些孤島上的狹隘部落納入帝國的疆域。然而,伴隨著埃雷莫利卡的征服,這樣的部落越來越少。扶綏不同的酋邦,應當採用不同的手段。正如大調律師優恩尼婭所言,因為他們是天性無知而粗野的蠻族,只有我們先理解他們,他們才能理解我們…

(此後數頁被抹去,無法閱讀。)

【信仰】

如今,人們普遍認為,北境的蠻族統一信仰名為「萬水之主」的偽神(或邪神)。然而,這實際上是埃雷莫利卡的征服帶來的假象——其首領迫使其他酋邦承認,他們原本信仰的神明也是「萬水之主」的一個側面,無論他們原本信仰的是什麼神明,擁有什麼樣的名諱。

換言之,北境的蠻族並沒有統一的信仰。即便是在今天,他們對「萬水之主」這個概念也沒有統一的理解。埃雷莫利卡的首領似乎並不在意這一點,她只要求他們尊奉相同的名字,卻從未規範過信仰的內容。

無論如何,他們的信仰普遍具備蠻荒而血腥的要素。部分學者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從未得到過神明的回應,只能透過越加殘暴而激進的祭祀,來維持虛假的信仰。

向他們展現至尊的仁慈是無意義的,因為仁慈會被蠻族視為軟弱。正確的做法是向他們指出,至尊能輕易擊敗他們的偽神,只有至尊才是值得尊奉的強者…

(此後數頁被抹去,無法閱讀。)

【埃雷莫利卡】

原本是籍籍無名的小部落,如今卻成為了北境權力的中心。

其前任統治者名為庫諾裡庫斯,二十年前曾向帝國俯首稱臣。對於其現任統治者——也就是惡名昭彰的伊黎耶,我們所知甚少。從俘獲的奴僕那裡,我們得知她並非庫諾裡庫斯王的子嗣,後者原本另有一子,名為卡伊烏斯。然而,我們並不清楚,她是在什麼時候、透過何種方式成為了埃雷莫利卡的統治者。

無論她如何宣稱自己受到偽神的祝福,她都從未展現過任何超越凡人常識範圍的能力。她迄今為止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藉助奸詐的計謀,對帝國及其公民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只有身處存亡關頭卻依然無計可施的人,才會因絕望而相信一個自稱能聽到神明旨意的女人,追隨她的旗幟。正如大調律師優恩尼婭所言,她壓根就不信仰什麼神明——擁有信仰的人不會假借神明之名犯下暴行。

(馬盧斯·塞爾維烏斯注:「伊黎耶」這個名字疑似在最初轉寫時出現紕誤,因為這個名字在他們的語言中並不具備意義。在舊日之人的表記符號中,「格」形近「耶」,此前亦有誤記的先例。這個名字的正確讀音應為「埃雷莫利卡的愛芮格溫德」——舊日之人的語言中,「愛」意為「高」,而「芮格溫德」則是「王」的陰性變格。
從這一角度考慮,這或許並非她的本名,而是她的頭銜。然而,考慮到已有較多學者將其稱作「伊黎耶」,我也沒有必要擅作更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opButton